2025年3月27日,市民政局印發《“溫暖+1℃·點亮希望”六大專項行動實踐指引》,積極回應重點兒童關愛保護領域的民生痛點與難點,引導未保社工、學校社工圍繞特定對象的重點議題開展深度實踐,保障2025年度“溫暖+1℃”民生實事工程獲得預期成效。現就起草背景、制定過程、文件內容、保障措施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2023年10月,民政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23〕61號);2024年,民政部、省民政廳相繼印發關于加強流動兒童關愛保護的政策文件。近期,昆山針對重殘兒童家庭的喘息服務經驗在全省兒童福利工作大會上做交流發言。蘇州市民政局將面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微心愿”項目納入重點工作。此外,經過與慈善總會對接,慈善總會傾向于向“微心愿”項目、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白血病兒童等領域投入社會資源。
綜合以上高層關注、社會關切、本土實踐捕捉到的痛點、難點、重點問題,計劃依托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學校社工服務體系,引導項目社工在流動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障兒童三大重點人群和心理困境、性安全教育、慈善幫扶三大重點領域開展深度探索和創新實踐,保障溫暖+1℃民生實事項目落地見效。
二、制定過程
文件草案完成于2月,經歷專家征詢、征求意見、專題討論以及與慈善總會的協商會談等流程和環節。征求意見面向區鎮、平臺方、項目團隊等主體,根據反饋情況進行相應修改完善后發布。
三、文件內涵
文件共三部分:整體目標、六大專項行動、保障措施。六大專項行動包括:流動兒童融入支持專項行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監護支持專項行動、殘障兒童家庭喘息賦能專項行動、心理困境介入干預專項行動、性安全教育專項行動、聚力點亮“微心愿”專項行動,分別從行動目標、行動路徑、行動策劃三方面給予項目團隊實踐指引和宣傳指引。
(一)流動兒童融入支持專項行動。
重點應對流動兒童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遷徙適應難題、社會融入不足等問題,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增強適應力和歸屬感。
(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監護支持專項行動。
重點應對家庭監護不足或家庭監護缺失等問題,為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提供補充性服務。
(三)殘障兒童家庭喘息賦能專項行動。
重點應對殘障兒童社區康復不足、未來發展迷茫,以及家庭照顧壓力大等問題,提升殘障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社會生活功能,探索未來發展方向,緩解家庭照顧壓力,幫助照顧者恢復心理能量、重拾信心。
(四)心理困境介入干預專項行動。
重點應對青春期兒童因外部評價、學業壓力、親子矛盾、朋輩交往問題導致情緒淤積從而引發的心理困境,賦予心理能量,糾正問題行為,緩解并逐步消除心理困境。
(五)性安全教育專項行動。
克服性恥心理,通過宣教和干預,防止性侵事件發生及繼續發生,減輕性侵事件給受害兒童、家庭和社區∕社會帶來的傷害和長期影響。
(六)聚力點亮“微心愿”專項行動。
應對困境兒童及所在家庭資源不足、社會體驗單一、實踐機會不多等問題,通過“微心愿”的達成,助力困境兒童打開視野,豐富生活體驗,增強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給困境兒童及家庭帶來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四、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項目運作、社會力量參與的實踐模式。市民政局負責業務指導和市級協調;區鎮民政口負責基礎保障、統籌協調和組織落實,保障城鄉一體公共服務的持續供給;昆山市慈善總會給予資源支持。
(二)實施保障。“點亮希望”兒童關愛領域項目團隊對照本實踐指引,結合項目范圍內各類兒童分布特征和成長需求類型,投入專門力量開展實踐探索。項目績效評估平臺和督導支持平臺發揮牽引和督導作用,加強項目社工專業能力建設,保障六大專項行動落地落實。
(三)宣傳保障。充分發揮“昆山民政”和區鎮未保工作站微信公眾號宣傳陣地的作用,探索運用多元化的新媒體平臺,開展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的兒童保護和兒童友好宣傳教育,在全社會廣泛傳播和形塑兒童保護先進理念,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共同關注和參與兒童保護事業,營造兒童友好的社會氛圍。